强基计划什么意思报名有哪些条件?全国哪些学校入选强基计划名单!

2023-10-19 16:19:52 作者:拂晓

    相信很多学生都听说过强基计划,那么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报名需要哪些条件,全国共有哪些学校入选强基计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强基计划什么意思报名有哪些条件?全国哪些学校入选强基计划名单!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是专门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而培养他们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重点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报名强基计划需要什么条件:

    1、报名强基计划要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了高考。

    2、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有获奖记录能够证明具有学科特长。

    3、强基计划需要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祝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

    4、综合素质高:综合素质包含的方面就比较多,除了优秀成绩外,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运动与健康、表现与社交能力等方面要求同样比较高,更具体的仍然要考当年相关高校最新发布的评价标准。

    全国有哪些学校入选强基计划:

    据悉,入选强基计划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院校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0年起稳居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

    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排名前1‰。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师生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给全校师生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为学校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学校17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5个学科进入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

    全国强基计划大学完整名单:

序列号学校名称
1北京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清华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中国农业大学
7北京师范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
9南开大学
10天津大学
11大连理工大学
12吉林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复旦大学
15上海交通大学
16同济大学
17华东师范大学
18南京大学
19东南大学
20浙江大学
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2厦门大学
23山东大学
24中国海洋大学
25武汉大学
26华中科技大学
27中南大学
28中山大学
29华南理工大学
30四川大学
31重庆大学
32电子科技大学
33西安交通大学
34西北工业大学
35兰州大学
36国防科技大学
37湖南大学
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9东北大学